1930年
瀏覽人次:177
最近作者:江佳蓉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16:46;
瀏覽人次:177
最近作者:江佳蓉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16:46;
於 2015年7月19日 (日) 16:46 由 Polin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頁面: 台灣流行音樂始源於日治的1930年代,當時可謂臺語歌謠創作的黃金時代,唱片公司紛紛成立,例如古倫美亞唱片、博友樂、泰平唱...)
台灣流行音樂始源於日治的1930年代,當時可謂臺語歌謠創作的黃金時代,唱片公司紛紛成立,例如古倫美亞唱片、博友樂、泰平唱片、日東唱片、勝利唱片等,當時歌仔戲創作力最強,台語歌曲也因此蔚為熱潮,而這些唱片公司造就出一批台語流行歌曲創作者,許多到現在仍被傳唱的歌曲如《河邊春夢》、《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月夜愁》、《白牡丹》、《心酸酸》、《三線路》,都在這台語的黃金時代誕生,而台語流行音樂的創作者例如鄧雨賢、王雲峰、蘇桐、邱再福被譽為「四大金剛」。這些歌謠強烈地反映出當時殖民社會下的風貌,更多反映出平民們的生活形態與心靈上的寫照。 此外,當時台灣90%的留聲機來自「勝利」唱片與「古倫美亞」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