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桐
瀏覽人次:218
最近作者:陳雨柔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22:58;
瀏覽人次:218
最近作者:陳雨柔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22:58;
蘇桐(1910-1974),本名蘇同。日治時期著名作曲家,與陳秋霖、陳水柳(冠華)為當時知名的歌仔戲後台樂師,擅長演奏揚琴。1936曾加入「臺灣新東洋樂研究會」,改良傳統樂器,研製日後仍廣泛運用於歌仔戲、客家山歌的「鼓吹弦」。三〇年代中期,加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專事作曲,與李臨秋合作創作電影主題曲〈懺悔〉與〈倡門賢母〉。後轉赴勝利唱片,與陳達儒合作多首台語歌壇代表作,如〈農村曲〉、〈日日春〉、〈雙雁影〉。
戰爭時期,加入日軍的「明光新劇團」,為戰爭宣傳劇伴奏。
戰後,與陳水柳、許再添等人加入台視正聲天馬歌劇團擔任後台樂師,並擔任電視歌仔戲的音樂指導。雖仍創作〈青春悲喜曲〉、〈煙酒歌〉、〈母啊喂〉等多首佳作,生活仍窮困潦倒,浪跡街頭表演、販賣歌仔簿與漢藥維生。
1937年創作的〈農村曲〉因為內容表現台灣農民生活困苦,曾被國民政府禁制,直至1976年才解禁。
代表作
〈農村曲〉
創作年份:1937年
作詞:陳達儒
作曲:蘇桐
原唱:青春美;翻唱:文鶯
歌詞:
(一)
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
受苦沒人問,行到田中央。
行到田中央,為著顧三頓,
顧三頓,不驚田水冷酸酸。
(二)
炎天赤日頭,悽慘日中午,
有時踏水車,有時就搓草。
希望好天後,每日巡田頭,
巡田頭,不驚嘴渴,汗那流。
(三)
日頭那落山,工作即有息,
有時歸身汗,忍著寒甲熱。
希望好年冬,稻子快快大,
快快大,阮的日子就快活。
參考資料
莊永明,《1930年代 絕版臺語流行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9年6月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