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頁面
(最新 | 最舊) 檢視 (較新 50 筆 | 較舊 50 筆) (20 | 50 | 100 | 250 | 500)
- 2015年7月23日 (四) 23:25 1978年 (歷史) [787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波麗」公司與美國的RCA、EMI公司;「四海」唱片公司與美國的SWEA公司;「海山」唱片公司與美國的CBS公司及日本SONY公司;「歌林」公司...)
- 2015年7月23日 (四) 23:16 1977年 (歷史) [1,320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陶曉清邀請朱介英、吳統雄、吳楚楚、楊祖珺、韓正皓、胡德夫、陳屏、楊弦等八位民歌手灌錄了唱片《我們...)
- 2015年7月23日 (四) 23:12 1976年 (歷史) [1,316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在淡江「民歌演唱會」上,手拿著可口可樂說:「喝的都是可口可樂,唱的也都是英文歌」,「我們自己的歌呢?」李雙澤在台上拋掉可...)
- 2015年7月23日 (四) 23:04 1975年 (歷史) [2,368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楊弦和胡德夫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被視為是台灣現代民歌發展的開始。 同年9月...)
- 2015年7月22日 (三) 21:40 1974年 (歷史) [1,378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新聞局長在年度施政報告中說,在上半年六個月中,新聞局查禁了五十三萬多件出版作品,數量之多創歷史新高峰。同年新聞局又成立『行...)
- 2015年7月22日 (三) 17:15 李壽全 (歷史) [7,065 個位元組] Yabelinda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李壽全'''(1955年4月29日-),台灣瑞芳人,為音樂創作者,畢業於逢甲大學經濟系。是校園民歌推動者,也是音樂製作人。 ==生平==...)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53 1973年 (歷史) [1,318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八月,新聞局鑒於流行歌曲的氾濫,特別成立了一個歌曲出版品輔導工作小組,十一月,新聞局從警總的手中接管歌曲查禁的工作,由出版...)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47 1971年 (歷史) [1,481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此時期加強推行淨化廣播和電視節目的新規定,歌曲一定要激勵人心有元氣。 同年7月起,內政部開始編印查禁歌曲...)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42 1970年 (歷史) [753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電視著作顧英德有鑒於國內創作、演唱流行歌曲風氣又帶提倡與突破,於是會同東方廣告公司經理黃奇鏘,向經營電器出名的歌林公司提出...)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36 1970年代 (歷史) [1,643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不再喜歡聽風花雪月的國語流行歌曲,他們聽西洋的熱門音樂。也不喜歡看浪漫無趣的文藝電影,他們的價值觀開...)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32 1969年 (歷史) [389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姚蘇蓉《負心的人》走紅。 音樂創作者的陶秦病逝。 風雲人物:姚蘇蓉 蔡咪咪 鄧麗君 劉家昌 包娜娜 青山...)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30 1968年 (歷史) [1,160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黃梅調電影及音樂風行;瓊瑤小說、電影、廣播劇還有楊麗花的電視歌仔戲流行全台。 白景瑞導演電影「今天不回家」啟用當時還是...)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26 1967年 (歷史) [1,386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音樂學者史惟亮與許常惠先生基於共同的理念:重建中國音樂,陸續以「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為...)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21 1966年 (歷史) [782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起在國民政府大力推行國語的政策之下,國語歌星逐漸形成氣候。 「盈淚歌后」之稱的姚蘇蓉1966年參加正聲電台所主辦歌唱比賽獲...)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18 1965年 (歷史) [1,939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美國全面介入越戰,台灣成為駐越美軍的渡假中心,酒吧與色情行業大量興起,西洋歌曲也跟隨著而來地流行起來,美式文化正式影響台灣...)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11 1964年 (歷史) [820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國語歌星人數漸多,一些在電台演唱受歡迎的歌星,或是在電台舉辦的歌唱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人才,都開始投入電視行列。除了前述的歌星...)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09 1963年 (歷史) [492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第一張自製立體身歷聲唱片〈孝婦淚〉。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熱賣,凌波登台,萬人空巷。 立體聲唱片問世。國內出現第一張...)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07 1962年 (歷史) [1,443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合眾唱片發行美黛所演唱的「意難忘」銷路超過百萬張,美黛也因此而一舉成名。 同年台視開播的「群星會」,在慎芝與...)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03 1961年 (歷史) [430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國人以透明的塑膠加上彩色畫片製成了唱片史上第一張彩色繪畫唱片,自此以後國內錄音以手搖方式進行,然後以水銀製的接觸器在蠟上製...)
- 2015年7月21日 (二) 22:01 1960年 (歷史) [949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塑膠黑膠唱片開始興盛流行。 雷震的『自由中國』雜誌因發表反共無望論而被停刊,次年『公論報』也被迫停刊,而在此時警總查禁流行...)
- 2015年7月21日 (二) 21:26 全球化時期 (歷史) [779 個位元組] Sidetrack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九O年代,受到音樂產業全球化的洗禮,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帶進併購風,飛碟走入歷史,本土的大型唱片公司則獨剩滾石及其衍生出的...)
- 2015年7月21日 (二) 21:15 解嚴後時期 (歷史) [2,001 個位元組] Sidetrack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解除戒嚴,社會在長期壓抑下突然解放,產生了「另類音樂」及「新台語歌運動」。 專門進口英美另類音樂的水晶唱片公司,...)
- 2015年7月21日 (二) 21:07 鄉土運動時期 (歷史) [1,163 個位元組] Sidetrack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一九七六年,李雙澤在淡江大學一場演唱會,質疑大家都喝可口可樂、唱西洋歌,釀 成知名的「可口可樂」事件。「淡江可口可樂...)
- 2015年7月21日 (二) 20:56 國民政府時期 (歷史) [1,715 個位元組] Sidetrack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國民黨政府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大力推行國語運動,強力封殺福佬語,而在白色恐怖時代,大部分作家為求自保而封筆,也使 得台灣...)
- 2015年7月21日 (二) 20:45 日本時期到戰後 (歷史) [1,208 個位元組] Sidetrack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歌謠最早是歌仔戲,當時上海電影「桃花泣血記」來台,為了宣傳,寫下了第一首流行歌謠,其格式就是歌仔戲格式。 1935年台...)
- 2015年7月20日 (一) 15:42 李建復 (歷史) [2,214 個位元組] Yabelinda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李建復'''(1959年10月24日-),著名台灣歌手、企業家。也是現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 ==生平== 1978年2月12日,李參加中視《六燈...)
- 2015年7月20日 (一) 11:55 金韻獎 (歷史) [2,624 個位元組] Yabelinda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金韻獎''',是由新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青年校園民歌大賽的大獎名稱;每屆通過全國範圍內的評選,評選出冠軍歌手一名、優勝...)
- 2015年7月20日 (一) 11:26 龍的傳人 (歷史) [4,791 個位元組] Yabelinda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龍的傳人》是台灣音樂人侯德健的著名作品,成於1978年12月16日。 ==背景== 1978年12月,美國政府宣布與播遷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斷絕外...)
- 2015年7月19日 (日) 23:51 1960年代 (歷史) [1,322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1960年代也是台灣國語歌曲創作的第一個黃金時代,紫薇以《回想曲》和《綠島小夜曲》風靡全國後,成為台灣首位國語歌曲唱片紅...)
- 2015年7月19日 (日) 23:49 1959年 (歷史) [298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中廣引進主體音樂效果。國內無法購買到製造唱片的印度洋乾漆,唱片的製造與生產面臨危機,致使業者應用西鉻鉻纖維素加以處理製成唱...)
- 2015年7月19日 (日) 23:48 1958年 (歷史) [5,083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政府頒訂出版法,加強禁歌管制政策。 《綠島小夜曲》 是周藍萍在台灣創作國語流行歌曲的處女作,也是台灣最早正式灌錄唱片的...)
- 2015年7月19日 (日) 23:38 1957年 (歷史) [1,740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文夏推出台灣流行歌壇第一張長時間唱片(33轉),其中灌錄有八首新歌,包括《夏威夷之夜》、《男性的復仇》等歌,都造成全...)
- 2015年7月19日 (日) 23:31 1956年 (歷史) [542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成功出研究細微音溝33又1/3轉(33轉)的長時間黑膠唱片,但研發之初尚不適用於78轉的唱機,直到1957年唱機業者進口德製變數器後,33...)
- 2015年7月19日 (日) 22:04 1955年 (歷史) [1,187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製造的上海或香港時代曲的翻版唱片大量上市。 很受眷村歡迎的國語歌手紫薇等人,也開始在電台節目中演唱這些上海老歌。雖然...)
- 2015年7月19日 (日) 22:02 1954年 (歷史) [146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出版第一張自製、灌錄唱片—「國歌」,由國防部示範樂隊演奏,大中華唱片公司發行。 分類:年代)
- 2015年7月19日 (日) 22:01 1953年 (歷史) [1,384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著名歌后鄧麗君出生。 李山珍成立麗歌唱片製造廠(由「勝家」唱片分出),最初從台灣第一代的小型黑膠唱片加工廠,從單純的...)
- 2015年7月19日 (日) 21:57 1952年 (歷史) [1,277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許石主持的中國唱片公司,在三重設唱片製造工廠,之後改名為「大王唱片」。許石在成立唱片公司後,陸續灌製《夜半路燈》...)
- 2015年7月19日 (日) 21:54 1951年 (歷史) [221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開始出現幾家小型家庭式的唱片製作工廠,如「麗歌」、「亞洲」、「女王」、「鳳鳴」等工廠。同時間在英國高度原音唱...)
- 2015年7月19日 (日) 21:52 1950年代 (歷史) [400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國民政府稱台灣為『自由中國』。「反共抗俄,拯救大陸苦難同胞。」訂為基本國策。所以國民政府在台灣自製的首張唱片是『台灣省保安...)
- 2015年7月19日 (日) 21:49 1949年 (歷史) [3,256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取得政權,開始在文化領域推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政策,推行的其中一項政策便是將流行音樂宣佈為色情,至此在...)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49 楊弦 (歷史) [4,191 個位元組] Yabelinda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楊弦'''(1950年11月2日-)生於台灣花蓮,台灣校園民歌歌手,母親為會計,父親擔任花蓮縣黨部主任委員,於楊弦四歲時過世。父親...)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43 1948年 (歷史) [1,822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發明微音溝錄音方法,由每英寸刻錄96條增加為280餘條,同時,亦把唱片的轉速,由每分鐘78轉改為33又1/3轉,一張唱...)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37 1947年 (歷史) [752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3月間,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頒發禁用唱片表一份,交由上海市警察局佈告,並轉令各電台禁止播送及唱片廠停止灌製。這份唱片表共列有八十...)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24 1946年 (歷史) [1,359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七月行政長官公署首先取締日本軍國主義的歌曲唱片。 擔任由「臺北放送局」改名為「臺灣廣播公司」的電臺的演藝股長,並邀請許...)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21 1942年 (歷史) [85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大東亞戰爭「太平洋」爆發後,唱片業逐漸沒落。 分類:年代)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16 1940年代 (歷史) [605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一直到1945年,台語歌曲在台灣一直被禁唱,也禁止閩南語歌謠的所有創作。日本投降後,閩南語流行歌謠曾有一段時間的榮景,但隨著國民...)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16 楊祖珺 (歷史) [3,401 個位元組] Yabelinda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楊祖珺'''(1955年8月14日-),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傳播研究所哲學博士,校園民歌重要推手,...)
- 2015年7月19日 (日) 20:13 1938年 (歷史) [4,487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由於戰火日熾,軍國主義盛行,東京發行的日語歌曲唱片大為流行,台灣唱片業逐漸萎縮,尤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與日本間船運窘...)
- 2015年7月19日 (日) 19:50 1937年 (歷史) [995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中日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下令箝制漢文,以「漢字」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曲面臨「山雨欲來」的威脅 台灣總督府為了廣徵軍伕,該曲由越...)
- 2015年7月19日 (日) 19:48 1936年 (歷史) [9,092 個位元組] Poli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泰平」及「博友樂」公司的銷售權轉讓成立「日東」公司。 台灣總督府制定「台灣唱片取締規則」。 張福興離開勝利唱片,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