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會:修訂間的差異
瀏覽人次:543
最近作者:呂昭儀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22:31;
Jhaojhaojhao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群星會》'''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播出的一個國語歌唱綜藝節目,1962年11月8日開播,製作人是關華石,主持人是詞曲創作者慎芝...) |
Jhaojhaojhao (對話 | 貢獻) (→《群星會》歌星列表) |
||
行 38: | 行 38: | ||
==《群星會》歌星列表== | ==《群星會》歌星列表== | ||
1. [[張琪]]:嗓音嘹亮,以國語歌曲〈杯酒高歌〉頗受當時中華民國國軍官兵歡迎。 | 1. [[張琪]]:嗓音嘹亮,以國語歌曲〈杯酒高歌〉頗受當時中華民國國軍官兵歡迎。 | ||
+ | |||
2. [[謝雷]]:經常與張琪對唱,其中以國語歌曲〈[[傻瓜與野丫頭]]〉最為著名。謝雷至今未婚,他與張琪並非情侶。 | 2. [[謝雷]]:經常與張琪對唱,其中以國語歌曲〈[[傻瓜與野丫頭]]〉最為著名。謝雷至今未婚,他與張琪並非情侶。 | ||
+ | |||
3. [[閻荷婷]]、[[閻莉婷]]:眷村出身的一對姊妹,由於父親喜歡票戲(京劇),兩人從小耳濡目染,練就一副好嗓子。 | 3. [[閻荷婷]]、[[閻莉婷]]:眷村出身的一對姊妹,由於父親喜歡票戲(京劇),兩人從小耳濡目染,練就一副好嗓子。 | ||
+ | |||
4. [[劉福助]]:以閩南語歌曲〈安童哥買菜〉成名。曾唱過下列連續劇主題曲:台視閩南語連續劇《金瓜石》(播映期間:1971年11月22日至1972年1月12日,共45集)、《西北雨》(播映期間:1971年9月9日至1971年10月30日,共45集)、《嘉慶君遊台灣》(播映期間:1980年3月31日至1980年6月7日,共60集)。華視閩南語連續劇《朱洪武開國記》(播映期間:1974年3月9日至1974年5月22日,共61集)。此外,曾經參演台語電影《流浪找愛人》、《流浪島》,也曾經與[[余天]]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綜藝兵團》(播映期間:1980年10月19日至1981年9月27日,共49集)。 | 4. [[劉福助]]:以閩南語歌曲〈安童哥買菜〉成名。曾唱過下列連續劇主題曲:台視閩南語連續劇《金瓜石》(播映期間:1971年11月22日至1972年1月12日,共45集)、《西北雨》(播映期間:1971年9月9日至1971年10月30日,共45集)、《嘉慶君遊台灣》(播映期間:1980年3月31日至1980年6月7日,共60集)。華視閩南語連續劇《朱洪武開國記》(播映期間:1974年3月9日至1974年5月22日,共61集)。此外,曾經參演台語電影《流浪找愛人》、《流浪島》,也曾經與[[余天]]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綜藝兵團》(播映期間:1980年10月19日至1981年9月27日,共49集)。 | ||
+ | |||
5. [[孔蘭薰]]:經常參加勞軍與宣慰華僑,成名曲是國語歌曲〈一朵小花〉。曾參演國語電影《乞丐與豔妓》、《再回頭我也不要你》、《招財進寶》等。她與蔣光超合作時間最久,兩人曾經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合家歡》(播映期間:1969年10月17日至1971年7月2日,共86集)。 | 5. [[孔蘭薰]]:經常參加勞軍與宣慰華僑,成名曲是國語歌曲〈一朵小花〉。曾參演國語電影《乞丐與豔妓》、《再回頭我也不要你》、《招財進寶》等。她與蔣光超合作時間最久,兩人曾經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合家歡》(播映期間:1969年10月17日至1971年7月2日,共86集)。 | ||
+ | |||
6. [[青山]] | 6. [[青山]] | ||
+ | |||
7. [[吳靜嫻]]:以苦旦的臉型,被林福地拔擢主演台視八點檔連續劇《星星知我心》而成名。 | 7. [[吳靜嫻]]:以苦旦的臉型,被林福地拔擢主演台視八點檔連續劇《星星知我心》而成名。 | ||
+ | |||
8. [[于璇]]:嗓音嘹亮柔美,被稱為「歌壇小周璇」,以翻唱〈鳳凰于飛〉而成名。她經常在東南亞與美國舉辦巡迴演唱會,頗受華僑歡迎。後來她加盟華視,在華視主持節目,也投身公益。 | 8. [[于璇]]:嗓音嘹亮柔美,被稱為「歌壇小周璇」,以翻唱〈鳳凰于飛〉而成名。她經常在東南亞與美國舉辦巡迴演唱會,頗受華僑歡迎。後來她加盟華視,在華視主持節目,也投身公益。 | ||
+ | |||
9. [[金燕]]:以邊跳邊唱國語歌曲〈多客氣〉而成名,後來定居美國。其子安志杰被徐克拔擢主演香港動作片《黑俠2》。 | 9. [[金燕]]:以邊跳邊唱國語歌曲〈多客氣〉而成名,後來定居美國。其子安志杰被徐克拔擢主演香港動作片《黑俠2》。 | ||
+ | |||
10. [[冉肖玲]]:當年有「小白光」之稱的低音歌后,頂著《群星會》當家女歌手的頭銜,當年推出第一張唱片《藍色的夢》。曾主持台視《冉肖玲時間》。冉肖玲長居香港,2010年1月返台,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開個人演唱會;金燕與她是莫逆之交,也為她演唱會作嘉賓。 | 10. [[冉肖玲]]:當年有「小白光」之稱的低音歌后,頂著《群星會》當家女歌手的頭銜,當年推出第一張唱片《藍色的夢》。曾主持台視《冉肖玲時間》。冉肖玲長居香港,2010年1月返台,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開個人演唱會;金燕與她是莫逆之交,也為她演唱會作嘉賓。 | ||
− | 11. [[倪賓]] | + | |
+ | 11. [[倪賓]]:由於身材矮小,而且成名曲是國語歌曲〈一寸相思一寸淚〉,故被稱為「一寸歌王」。曾與江美茜合作主持中視綜藝節目《鳳凰爭輝》。 | ||
+ | |||
12. [[憶如]]:成名曲是國語歌曲〈痴痴地等〉,其子潘若迪是藝人、健身教練。 | 12. [[憶如]]:成名曲是國語歌曲〈痴痴地等〉,其子潘若迪是藝人、健身教練。 | ||
+ | |||
13. [[美黛]]:成名曲是國語歌曲〈[[意難忘]]〉、〈飛快車小姐〉。 | 13. [[美黛]]:成名曲是國語歌曲〈[[意難忘]]〉、〈飛快車小姐〉。 | ||
+ | |||
14. 王慧蓮:擅長唱小調歌曲。 | 14. 王慧蓮:擅長唱小調歌曲。 | ||
+ | |||
15. [[趙曉君]]:本名趙黎莉,1948年生,中國文化學院英文系肄業。披肩長髮,表情幽怨,愛讀詩,愛寫作,個性神秘,當時被稱為「學生情人」。除了唱歌,專演愛情劇。1970年,中視第二部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情旅》開播,連帶捧紅主唱該劇主題曲的趙曉君。1972年,趙曉君與當時遠在美國攻讀比較文學的詩人林綠結婚。 | 15. [[趙曉君]]:本名趙黎莉,1948年生,中國文化學院英文系肄業。披肩長髮,表情幽怨,愛讀詩,愛寫作,個性神秘,當時被稱為「學生情人」。除了唱歌,專演愛情劇。1970年,中視第二部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情旅》開播,連帶捧紅主唱該劇主題曲的趙曉君。1972年,趙曉君與當時遠在美國攻讀比較文學的詩人林綠結婚。 | ||
+ | |||
16. [[楊燕]]:成名曲是國語歌曲〈[[王昭君]]〉、〈蘋果花〉。其妹楊欣也是以溫柔婉約的形象出道,因遠嫁美國而退出演藝圈。 | 16. [[楊燕]]:成名曲是國語歌曲〈[[王昭君]]〉、〈蘋果花〉。其妹楊欣也是以溫柔婉約的形象出道,因遠嫁美國而退出演藝圈。 | ||
+ | |||
17. 康嘉欣:本名李水蓮,台東縣泰雅族人,是康凱前妻。退出演藝圈後進入神學院,成為牧師。 | 17. 康嘉欣:本名李水蓮,台東縣泰雅族人,是康凱前妻。退出演藝圈後進入神學院,成為牧師。 | ||
+ | |||
18. [[姚蘇蓉]]:以一首〈[[今天不回家]]〉紅遍全世界的"淚盈歌后"。在電影《像霧又像花》中與幾位《群星會》歌手合演,並主唱該片主題曲。 | 18. [[姚蘇蓉]]:以一首〈[[今天不回家]]〉紅遍全世界的"淚盈歌后"。在電影《像霧又像花》中與幾位《群星會》歌手合演,並主唱該片主題曲。 | ||
+ | |||
19. [[尤雅]]:唱紅《[[往事只能回味]]》。 | 19. [[尤雅]]:唱紅《[[往事只能回味]]》。 | ||
+ | |||
20. 李雅芳:《寄語白雲》和《人約黃昏後》的原唱。 | 20. 李雅芳:《寄語白雲》和《人約黃昏後》的原唱。 | ||
+ | |||
21. 陳盈潔 | 21. 陳盈潔 | ||
+ | |||
22. [[紫薇]]:唱紅《[[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當我們小的時候》的首席歌星,旗下有「紫家班」。 | 22. [[紫薇]]:唱紅《[[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當我們小的時候》的首席歌星,旗下有「紫家班」。 | ||
+ | |||
23. 孫伯堅和黃小冬 | 23. 孫伯堅和黃小冬 | ||
+ | |||
24. [[楊小萍]]:鼻音歌后,也是當年《群星會》台柱之一,後來也曾是多年長居美國。 | 24. [[楊小萍]]:鼻音歌后,也是當年《群星會》台柱之一,後來也曾是多年長居美國。 | ||
+ | |||
25. 陳蘭麗:唱《今夕何夕》的瞇瞇眼歌星。 | 25. 陳蘭麗:唱《今夕何夕》的瞇瞇眼歌星。 | ||
+ | |||
26. 劉冠霖:大酒渦歌后,中國文化學院音樂舞蹈科畢業。在退出流行歌壇後,劉冠霖就把歌唱事業的重心移轉到教會中,持續演唱福音歌曲,自己也寫詩歌,已定居加拿大。 | 26. 劉冠霖:大酒渦歌后,中國文化學院音樂舞蹈科畢業。在退出流行歌壇後,劉冠霖就把歌唱事業的重心移轉到教會中,持續演唱福音歌曲,自己也寫詩歌,已定居加拿大。 | ||
+ | |||
27. [[鄧麗君]]:臺灣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主題曲原唱,15歲初出道時首次參加《群星會》,為該節目年紀最小的來賓。 | 27. [[鄧麗君]]:臺灣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主題曲原唱,15歲初出道時首次參加《群星會》,為該節目年紀最小的來賓。 | ||
+ | |||
28. [[余天]] | 28. [[余天]] | ||
於 2015年10月8日 (四) 22:31 的最新修訂
《群星會》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播出的一個國語歌唱綜藝節目,1962年11月8日開播,製作人是關華石,主持人是詞曲創作者慎芝。如果台視試播期間的節目不列入計算,《群星會》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電視歌唱節目;《群星會》名稱曾經過3次修改,最初的名稱是《音樂歌舞——群星會》,然後改名為《國語歌曲——群星會》,最後改名為《群星會》。 《群星會》的節目構想是來自正聲廣播公司現場歌唱節目《歌壇春秋》。在該節目裡擔任樂隊領導的關華石以及在該節目裡擔任歌星的慎芝,在台視開播之後,將該節目的型態搬上電視螢幕,名為《群星會》。 1962年11月8日起,《群星會》每週播出兩集,每集長度為30分鐘,讓觀眾聽歌也見人。《群星會》是由慎芝擔任主持人,由關華石指揮自己專屬的樂隊並兼任小提琴手,大部分的歌星來自台北市「新南陽歌廳」。《群星會》也經常安排男女舞者伴舞,或是由曹金鈴、崔蓉蓉等舞蹈家表演舞蹈。慎芝不僅曾為《群星會》的歌星們設計服飾,也曾在台視旗下刊物《電視周刊》逐期撰文介紹歌星並宣傳《群星會》。當時仍是黑白電視時代,如果歌星服飾上的亮片過多,亮片的反光會導致播出時的畫面不清晰,故有必要為歌星們設計服飾,以防止歌星穿上亮片過多的服飾來錄影。
《群星會》簡史
‧1962年11月8日,《群星會》開播。
‧1963年4月,慎芝將自己作詞作曲的國語歌曲〈群星頌〉定為《群星會》主題曲,讓觀眾聽到〈群星頌〉就會想起《群星會》、並期待《群星會》每集的播出。
‧1967年7月,《群星會》播映第500集,該集總共邀請17位歌星。
‧1969年12月7日13時20分,台視以《群星會》試播自製彩色電視節目,是台灣第1個以彩色節目訊號試播的現場節目,第1位上場的是白嘉莉唱〈隴上一朵玫瑰〉。
‧1970年4月12日13時18分,台視以52小時前運達的2台飛利浦PC-80彩色攝影機現場直播《群星會》,《群星會》成為台灣第一個彩色現場節目。
‧1975年4月5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去世;《群星會》受此影響,在該年冬季宣告暫時停播。
‧1976年4月,《群星會》復播。
‧1977年3月29日,《群星會》停播,共1283集,但是其主題曲〈群星頌〉依然傳唱至今。
在《群星會》的全盛時期,凡是歌星,只要一參加《群星會》,就覺得身價上漲了百倍。當時《群星會》是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此時《群星會》所創造的男女對唱的表演型態風靡一時,如青山與婉曲、夏心與張明麗、謝雷與張琪、余天與秦蜜等。
〈群星頌〉歌曲介紹
作詞/作曲:慎芝
群星在,天空閃亮 百花在地上開放
我們有,美麗幻想 為什麼不來齊歡唱
我們也願,星辰一樣 把歡樂散播你的身旁
我們也願,像花一般 使你的人生更芬芳
朋友們,快來歡唱 讓人間充滿新希望
《群星會》歌星列表
1. 張琪:嗓音嘹亮,以國語歌曲〈杯酒高歌〉頗受當時中華民國國軍官兵歡迎。
2. 謝雷:經常與張琪對唱,其中以國語歌曲〈傻瓜與野丫頭〉最為著名。謝雷至今未婚,他與張琪並非情侶。
3. 閻荷婷、閻莉婷:眷村出身的一對姊妹,由於父親喜歡票戲(京劇),兩人從小耳濡目染,練就一副好嗓子。
4. 劉福助:以閩南語歌曲〈安童哥買菜〉成名。曾唱過下列連續劇主題曲:台視閩南語連續劇《金瓜石》(播映期間:1971年11月22日至1972年1月12日,共45集)、《西北雨》(播映期間:1971年9月9日至1971年10月30日,共45集)、《嘉慶君遊台灣》(播映期間:1980年3月31日至1980年6月7日,共60集)。華視閩南語連續劇《朱洪武開國記》(播映期間:1974年3月9日至1974年5月22日,共61集)。此外,曾經參演台語電影《流浪找愛人》、《流浪島》,也曾經與余天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綜藝兵團》(播映期間:1980年10月19日至1981年9月27日,共49集)。
5. 孔蘭薰:經常參加勞軍與宣慰華僑,成名曲是國語歌曲〈一朵小花〉。曾參演國語電影《乞丐與豔妓》、《再回頭我也不要你》、《招財進寶》等。她與蔣光超合作時間最久,兩人曾經合作主持台視綜藝節目《合家歡》(播映期間:1969年10月17日至1971年7月2日,共86集)。
6. 青山
7. 吳靜嫻:以苦旦的臉型,被林福地拔擢主演台視八點檔連續劇《星星知我心》而成名。
8. 于璇:嗓音嘹亮柔美,被稱為「歌壇小周璇」,以翻唱〈鳳凰于飛〉而成名。她經常在東南亞與美國舉辦巡迴演唱會,頗受華僑歡迎。後來她加盟華視,在華視主持節目,也投身公益。
9. 金燕:以邊跳邊唱國語歌曲〈多客氣〉而成名,後來定居美國。其子安志杰被徐克拔擢主演香港動作片《黑俠2》。
10. 冉肖玲:當年有「小白光」之稱的低音歌后,頂著《群星會》當家女歌手的頭銜,當年推出第一張唱片《藍色的夢》。曾主持台視《冉肖玲時間》。冉肖玲長居香港,2010年1月返台,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開個人演唱會;金燕與她是莫逆之交,也為她演唱會作嘉賓。
11. 倪賓:由於身材矮小,而且成名曲是國語歌曲〈一寸相思一寸淚〉,故被稱為「一寸歌王」。曾與江美茜合作主持中視綜藝節目《鳳凰爭輝》。
12. 憶如:成名曲是國語歌曲〈痴痴地等〉,其子潘若迪是藝人、健身教練。
14. 王慧蓮:擅長唱小調歌曲。
15. 趙曉君:本名趙黎莉,1948年生,中國文化學院英文系肄業。披肩長髮,表情幽怨,愛讀詩,愛寫作,個性神秘,當時被稱為「學生情人」。除了唱歌,專演愛情劇。1970年,中視第二部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情旅》開播,連帶捧紅主唱該劇主題曲的趙曉君。1972年,趙曉君與當時遠在美國攻讀比較文學的詩人林綠結婚。
16. 楊燕:成名曲是國語歌曲〈王昭君〉、〈蘋果花〉。其妹楊欣也是以溫柔婉約的形象出道,因遠嫁美國而退出演藝圈。
17. 康嘉欣:本名李水蓮,台東縣泰雅族人,是康凱前妻。退出演藝圈後進入神學院,成為牧師。
18. 姚蘇蓉:以一首〈今天不回家〉紅遍全世界的"淚盈歌后"。在電影《像霧又像花》中與幾位《群星會》歌手合演,並主唱該片主題曲。
20. 李雅芳:《寄語白雲》和《人約黃昏後》的原唱。
21. 陳盈潔
22. 紫薇:唱紅《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當我們小的時候》的首席歌星,旗下有「紫家班」。
23. 孫伯堅和黃小冬
24. 楊小萍:鼻音歌后,也是當年《群星會》台柱之一,後來也曾是多年長居美國。
25. 陳蘭麗:唱《今夕何夕》的瞇瞇眼歌星。
26. 劉冠霖:大酒渦歌后,中國文化學院音樂舞蹈科畢業。在退出流行歌壇後,劉冠霖就把歌唱事業的重心移轉到教會中,持續演唱福音歌曲,自己也寫詩歌,已定居加拿大。
27. 鄧麗君:臺灣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主題曲原唱,15歲初出道時首次參加《群星會》,為該節目年紀最小的來賓。
28. 余天
影片
〈群星頌〉大合唱